aⅴ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日韩欧美无线在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漢中——古代中國西部交通樞紐
時間:2016-06-16 00:00:00 瀏覽:
李青石
 
  位于秦嶺巴山之間的漢中,自古就是山川通達之處,天下形勝之所,兵家必爭之地。晉代常璩在《華陽國志·漢中志》中說:“其地東接南郡,南接于巴,西接武都,北接秦川,厥壤沃美。賦貢所出,略侔三蜀。南宋人張浚曾上書宋高宗曰:“漢中實天下形勢之地,號令中原,必基于此。謹于興元積粟理財以待巡幸,愿陛下早為西行之謀,前控六路之師,后據(jù)西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天下大計,斯可定矣。”因其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是古代荊楚文化、秦隴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碰撞融合之地。從先秦到明清,漢中有多道路通往各地。向南有翻越巴山通往巴蜀的荔枝道、米倉道、金牛道;向西有翻越西秦嶺通往秦隴的祁山道;向北有翻越秦嶺通往關(guān)中及中原地區(qū)的陳倉道、褒斜道、灙駱道、子午道;向東有橫貫東西通往荊襄、連接長江的漢水航道;西部的還有自北向南的嘉陵水道。漢中人張騫鑿空西域,開辟絲綢之路,漢中又是絲綢之路的源點城市。漢中也是從長安到成都、昆明、東南亞的南方絲綢之路的節(jié)點城市。是北方茶馬古道的起點。漢中位于這些水陸通道的中央,是古代中國西部名符其實的交通樞紐。這些道路為古代中國西部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發(fā)展、國家的統(tǒng)一、民族的融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自李白《蜀道難》詩出現(xiàn)之后,中國人心目中就有一個印象,認為從中原、西北通往四川的蜀道真是“難于上青天”的畏途。位于各條秦蜀古棧道之中的漢中也被人們認為是落后、閉塞、荒涼之地。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雖然蜀道蜿蜒崎嶇、坎坷難行,但并不是李白夸張的那樣“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自有文明史以來,地處西南的巴蜀地區(qū)的中華先民就與中原河西北西北地區(qū)的各部族人民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
 
  一、陳倉道
 
  陳倉道因古陳倉縣而得名。這條道路的起點在今寶雞市陳倉,從陳倉出發(fā)向西南登秦嶺,出大散關(guān),沿嘉陵江上游河谷至鳳縣。這條古道在命名之前就已經(jīng)是秦蜀溝通的重要道路。陳倉道曾演繹了無數(shù)金戈鐵馬的歷史活劇。
 
  中國上古時期傳說中的黃帝、炎帝及堯、舜、禹各個時代各部族的人們主要活動在中原地區(qū)。比如歷史上的夏朝的疆域就很小。歷史學(xué)家童書業(yè)先生認為:“夏之疆域,東似不能過鄭州,西似不能過華山,南似不能過伊水流域,北似不能過今天山西長治縣”。但是建立夏朝的開國之君大禹曾任舜帝的司空之職,因治水有功而獲得天下的愛戴后建立夏朝。大禹則出生于西南的古羌族,而《史記·夏本紀》說:“禹者,黃帝之玄孫而帝顓頊之孫也。司馬遷還列出了大禹的族譜世系,黃帝——昌意——顓頊——鯀——大禹。唐代張守節(jié)所撰的《史記正義》云:“父鯀妻脩己,見流星貫昴,夢接意感,又吞神珠薏苡,胸坼而生禹。名文命,字密,身九尺二寸長,本西夷人也。大戴禮云‘高陽之孫,鯀之子,曰文命’。楊雄《蜀王本紀》云‘禹本汶山郡廣柔縣人也,生於石紐’。”唐初李泰主編的《括地志》云:“茂州汶川縣石紐山在縣西七十三里。華陽國志云‘今夷人共營其地,方百里不敢居牧,至今猶不敢放六畜’。”在中國古人看來,三皇五帝是中國各民族共同的祖先,就連長期與中原人為敵的匈奴人也與華夏民族有共同的祖先,《史記·匈奴列傳》說:“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自然出身于羌族的大禹也屬于正統(tǒng)的華夏民族。堯、舜、禹時代,中國人口的遷徙范圍就已經(jīng)很大了,出生于西南蜀地的大禹到舜帝的都城(今山西省永濟縣境內(nèi))作司空,可見人才流動的范圍之大。這樣遠距離的人才流動,自然有流動的通道。大禹和他的父親鯀就是從川西北翻越巴山、秦嶺到達中原地區(qū)的。據(jù)《尚書·禹貢》和《史記·夏本紀》記載,大禹治水曾到漢水源頭,“嶓冢導(dǎo)漾,東流為漢”,使得漢中地區(qū)進入農(nóng)業(yè)文明時期。大禹從舜帝的都城來到漢中,應(yīng)該是再次翻越秦嶺。
 
  《華陽國志·蜀志》中有古蜀國國君“盧帝攻秦,至雍”的記載,說明那時的蜀國非常強大,其軍事力量能翻越秦嶺到達渭水流域。而蜀軍攻至秦地,必然經(jīng)過漢中地區(qū),并翻越秦嶺。盧帝率領(lǐng)的蜀軍的攻到雍城(今陜西鳳翔),其進軍路線應(yīng)與后代的陳倉道、嘉陵道相一致。
 
  漢高祖劉邦采用韓信之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散入秦奪取關(guān)中。曹操翻越大散關(guān),平定氐羌,奪取漢中。諸葛亮陳倉道出兵北伐曹魏。安史之亂唐明皇倉皇西逃,陳倉道雨打梧桐,悲淚霖鈴。
 
  二、褒斜道
 
  褒斜道是秦蜀古道中最著名的道路,也是北棧中較為平坦的一條。其經(jīng)行路線大致為:自古長安經(jīng)戶縣折西過周至、眉縣,由斜谷口入秦嶺,沿斜水東側(cè)南行,經(jīng)鸚鵡嘴、下寺灣,越老爺嶺入桃川谷,西過靈丹廟、杜家坪,登五里坡,進入褒水上源之一的紅巖河上游(今太白縣城所在地嘴頭鎮(zhèn)),再折向西南行,經(jīng)兩河口、關(guān)山街、古跡街、西江口鎮(zhèn)、孔雀臺、馬道鎮(zhèn)、褒姒鋪,穿石門或越七盤嶺出褒谷口,經(jīng)褒城到達漢中?!度A陽國志》引《蜀志》稱其始通于三皇。《讀史方輿紀要》稱:“褒斜之道,《禹貢》發(fā)之,而漢始成之”。是秦漢時期咸陽、長安通往陜南、四川的主要驛路。
 
  西周初年,周天子使臣來漢中祭祀旱山,留下著名的詩篇《大雅·旱麓》。周幽王時,周朝發(fā)兵進攻褒國,褒國國郡獻美女褒姒而免去兵禍。
 
  《華陽國志·蜀志》還記載了周顯王時,蜀王與秦惠王相會與褒谷之事。蜀王能率大軍與秦惠王大軍相會于褒谷,說明巴山、秦嶺中已存在了可以調(diào)動大批軍隊的通道金牛道和褒斜道。戰(zhàn)國時期秦國實行南進計劃,逐漸吞并蜀國,有計劃地修筑這條棧道,《史記·范雎蔡澤列傳》中說:“棧道千里,通于蜀漢,使天下皆畏秦。”《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棧道千里,無所不通,唯褒斜綰轂其口。”《史記》所說的就是褒斜道指的就是褒斜道。后世多次對褒斜道進行修筑,東漢永平年間褒斜道上開鑿的了世界第一條人工隧道石門,后代石門周邊出現(xiàn)了上百通摩崖石刻書法作品,其最著名的是石門十三品,褒斜石門成為世界書法藝術(shù)的寶庫。
 
  褒斜道也曾發(fā)生了中國軍事史上無數(shù)著名的戰(zhàn)爭,如建安二十四年春,曹操率軍從褒斜道進軍漢中,與劉備蜀漢軍對峙漢水后無功而返。蜀漢建興六年(228),諸葛亮聲東擊西,聲言從褒斜道進攻郿,而出兵祁山道,因馬謖失街亭,諸葛亮兵敗,趙云、鄧芝據(jù)守褒斜道箕谷以作策應(yīng)。建興十二年春諸葛亮率兵由褒斜道進攻曹魏,與司馬懿對峙五丈原,秋八月病死前線,后楊儀、姜維率軍沿褒斜道撤軍。
 
  陸游從戎南鄭期間還曾多次經(jīng)褒斜道翻越秦嶺到關(guān)中偵察敵情。他在《憶昔》一詩中說:“屢經(jīng)漢帝燒余棧,曾宿唐家雪外城。”詩人還在臨終前一年所寫的《遠游二十韻》中說:“筑壇訪遺址,燒棧想烈焰。……舊史所登載,一一嘗考驗。”
 
  后修建的連云道連通了陳倉道和褒斜道,明清以降,從寶雞經(jīng)鳳州過留壩至褒谷口接金牛道成為川陜間最重要的通道,許多文人騷客如郭元柱、何景明、王士禎、鄭日奎、張問陶、林則徐都在這條路上留下了詩篇,可以說這條道路是詩歌之路。
 
  三、灙駱道
 
  灙駱道是古代漢中與關(guān)中交通又一重要通道。灙駱道北口駱谷在今陜西周至縣西南,南口灙谷在今洋縣北,又稱駱谷道。從周至駱峪關(guān)沿駱峪入山,經(jīng)厚畛子、都督門翻越興隆嶺至華陽,到華陽后,又有不同的路徑到洋縣,一是翻越牛背梁,至鐵河沿灙水出灙水谷口到洋縣,此路路程較近,但因翻越山脊,道路較險。一是沿酉水至茅坪、八里關(guān)到洋縣。灙駱道翻越秦嶺時最靠近主峰太白山。《水經(jīng)注》載:太白山“于諸山、最為秀杰,冬夏積雪,望之皓然。”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圍的五、六座險山峻嶺,路途山高水險、荊棘遍野、渺無人煙、猛獸出沒,是所以翻越秦嶺道路中最捷近也最艱險的一條。
 
  灙駱道三國時期就是魏蜀之間的一條戰(zhàn)略通道。但由于道路太險,這條道上發(fā)生的戰(zhàn)爭并不太多。據(jù)《三國志·曹爽傳》記載,曹魏正始五年(244),魏大將曹爽從長安率兵六七萬人入駱谷道伐蜀,進入駱谷道數(shù)百里后,因山路崎嶇艱險,運輸后勤物資的牛、馬、騾、驢死傷甚多,加之蜀軍已有防備,據(jù)險設(shè)伏,使曹爽無法進軍。曹爽只得聽從參軍楊偉的建議從駱谷撤軍,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結(jié)局。《三國志·姜維傳》記載:蜀漢延熹二十年(257)年,魏國征東大將軍諸葛誕反于淮南,姜維乘魏國之虛從駱谷道發(fā)兵攻魏,進軍到渭水邊的芒水。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朝廷征調(diào)民力整治疏通了灙駱道,在北口設(shè)置了駱谷關(guān)。唐代是灙駱道通行條件最為完備的時期,灙駱道上也有三十里一驛站,十里一郵亭之說。唐代有許多重要的人物在這條古道上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唐德宗興元元年(公元784年),涇原兵變,叛軍占領(lǐng)長安,朱泚稱帝。唐德宗李適經(jīng)灙駱道過洋州倉荒逃到漢中。李晟等將領(lǐng)平定叛亂后,李適回到長安后下詔改改梁州為興元府。據(jù)《資治通鑒》記載:“用帝王年號令府名始此。又升南鄭為赤縣,又日次畿縣,與京畿長安縣同等”。唐德宗長女唐安公主時年23歲,因經(jīng)受不了一路的風(fēng)雨,到洋州后不久暴病身亡,安葬在洋州40里的馬暢鎮(zhèn)。
 
  唐代宗永泰元年寒冬十一月,岑參離開長安經(jīng)灙駱道到四川赴任嘉州刺史。途中曾作《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漢川山行,呈成少尹》描寫灙駱道之險惡。詩人在《酬成少尹駱谷行見呈》詩中描寫了駱谷道的險惡及秦嶺深處獨特的風(fēng)光。駱谷道中千崖萬壑、林木蒼莽,山崖壁立千仞、道路紆回曲折,冬日的堅冰使得車輪打滑行進艱難,密集的竹林常常掛住行軍的旗幟。進入山林中天昏地暗分不清早晚,行走在山崖懸空的棧道上令人心驚膽顫。山中的飛雪凍得馬都縮卷了毛,凜冽的山風(fēng)吹在身上如同刀割一般。仰望攢集的山峰直插云霄,直到正午時分山谷中才能見到一線陽光。曉行晚宿、十分辛苦。山中的景色十分奇異,潺潺的泉水流入石罅之中,雷電劈打使千年古松樹心枯焦。
 
  唐憲宗和四年(公元809年)三月,任監(jiān)察御史的元稹奉命經(jīng)灙駱道前往劍南東川查辦節(jié)度使嚴礪及屬官任敬仲等人的貪瀆案。詩人過秦嶺時作《使東川·南秦雪》描寫春天秦嶺灙駱道風(fēng)光,詩云:“帝城寒盡臨寒食,駱谷春深未有春。才見嶺頭云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銀。飛鳥不飛猿不動,青驄御史上南秦。”
 
  唐代以后,隨著中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的東移,灙駱道失去官驛大道的地位,逐漸衰落,但明清之際,灙駱道一直都是商賈行旅的一條重要道路。
 
  四、子午道
 
  子午道是由長安向南進入秦嶺子午谷,翻越秦嶺通往漢中、安康以及巴蜀的一條重要谷道。
 
  公元前206年,秦王朝滅亡后,項羽封劉邦為漢王,都南鄭(今漢中市漢臺區(qū)),四月劉邦無奈地率軍到南鄭。關(guān)于劉邦入漢中的路線,《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諸侯各就國。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萬人從,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shù)萬人,從杜南入蝕中。去輒燒絕棧道,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從《史記·高祖本紀》的記載看,劉邦入漢中時所走的道路是由杜南過蝕中到漢中的道路。這條路就是子午道?!妒酚洝分兴f的杜南,是指漢代杜陵縣之南,在今西安市東南,杜陵縣曾是西周時期杜伯的封地,秦國曾建杜縣。《史記》集解的解釋說“蝕,入漢中道川谷名。”《漢書·王莽傳》說:“(元始五年秋)莽以皇后有子孫瑞,通子午道。子午道從杜陵直絕南山,徑漢中。”石門頌所說的“道由子午”印證了《史記》關(guān)于劉邦入漢中路線的記載。出散入秦正是韓信向劉邦獻策“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進軍關(guān)中的又一表述。漢初之際,翻越秦嶺的子午道就成為長安直達漢中的重要通道。
 
  這條道路上也發(fā)生過多次戰(zhàn)爭,如三國時期蜀后主延熙七年(244)春,魏大將曹爽率步騎10余萬伐蜀,兵由駱谷、子午道并進,蜀大將王平曾建議派兵阻截于黃金、興勢山等地。東晉永和十年(354)桓溫率兵由武關(guān)道北伐前秦,命梁州刺史司馬勛從子午道北進策應(yīng)。
 
  子午道上最著名的戰(zhàn)爭是宋金之間的饒風(fēng)關(guān)之戰(zhàn)。紹興二年(1132)末,金將撒離喝為占領(lǐng)漢中、川北的“劍外十三州”,派兵從秦州、熙和等地向和尚原進發(fā)牽制吳玠的宋軍主力。金軍主帥撒離喝率軍迂回長安東南經(jīng)商州直取旬陽,進攻金州(今陜西安康)。紹興三年(1133)二月,金軍占領(lǐng)金州(今陜西安康)后,直撲洋州。興元知府劉子羽得知金州失守,急派統(tǒng)制官田晟率兵扼守饒鳳關(guān)(在陜西石泉縣西北),阻擊金軍,并馳報吳玠求援。吳玠當(dāng)即率數(shù)千軍自河池(今甘肅徽縣)“日夜馳三百里”趕赴饒鳳關(guān)。同時,金、均、房州安撫使王彥所率領(lǐng)的八字軍和洋州(今陜西洋縣)義軍共3萬余人也趕到饒鳳關(guān)抗敵。二月初五,金軍在完顏杲督令下,人披重甲,登山攻關(guān)。吳玠令所部及前來增援的宋軍憑借險要地勢,以強弓勁弩,輪番發(fā)射,頑強堅守六晝夜,金軍傷亡慘重,屯兵關(guān)下。十一日,吳玠部下一名因違犯軍令的下級軍官投降金人,引金軍沿山間小路繞到饒鳳關(guān)后的高地。金軍居高臨下,前后夾擊饒鳳關(guān)宋軍,宋軍腹背受敵。宋軍支持不住,紛紛潰退。吳玠“斬之,不能止。”只好收拾殘部退守西縣(今陜西勉縣西),王彥率軍退守達州(今四川達川市)。劉子羽堅壁清野,金軍攻城前,撤離百姓,焚燒興元城后率余部退至三泉(今陜西寧強西北)。十三日,金軍攻入興元府。后來金軍因糧草不繼、無所掠奪、殺馬而食。加之疾病流行,劉子羽憑險據(jù)守潭毒山(在今陜西寧強陽平關(guān)附近),吳玠屯兵仙人關(guān),金軍進退維谷,不得不從褒斜道撤離漢中。在武休關(guān)又遭遇吳玠伏擊,損失慘重。
 
  五、金牛道
 
  金牛道是漢中與四川交往的一條最重要通道。這條道路從漢中城北褒谷口向西,沿漢水河谷過勉縣至嶓冢山下的金牛驛(今寧強大安鎮(zhèn)烈金壩村)。后代道路有所變化,一是向翻越五丁關(guān)過寧強城經(jīng)七盤關(guān)到廣元,過劍門關(guān)到成都,一是向翻越漢水和嘉陵江的分水嶺嶓冢山到陽平關(guān)乘船到昭化,過劍門關(guān)到成都。
 
  關(guān)于這條道路初名應(yīng)是石牛道,關(guān)于石牛道之名的來由,有個非常生動的石牛糞金的故事:《華陽國志·蜀志》記載:“周顯王之世,蜀王有褒漢之地。因獵谷中,與秦惠王遇。惠王以金一笥遺蜀王。王報珍玩之物,物化為土?;萃跖H撼假R曰:‘天承我矣!王將得蜀土地。’惠王喜。乃作石牛五頭,朝瀉金其后,曰‘牛便金’。有養(yǎng)卒百人。蜀王悅之,使使請石牛,惠王許之。蜀遣五丁迎石牛。既不便金,怒遣還之。乃嘲秦人曰:‘東方牧犢兒。’秦人笑之,曰:‘吾雖牧犢,當(dāng)?shù)檬褚病?rsquo;”《水經(jīng)注》也有類似的記載,《水經(jīng)注卷二十七沔水》:“來敏《本蜀論》云: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屎金,蜀王負力,令五丁引之成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路滅蜀,因曰石牛道,厥蓋因而廣之矣。”《華陽國志·蜀志》還記載了五丁開關(guān)之說。“周顯王三十二年,蜀侯使朝秦。秦惠王數(shù)以美女進,蜀王感之,故朝焉?;萃踔裢鹾蒙?,許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還到梓潼,見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攬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同時壓殺五人及秦五女,并將從;而山分為五嶺。直頂上有平石。蜀王痛傷,乃登之。因命曰五婦冢山。川平石上為望婦堠。作思妻臺。今其山,或名五丁冢。”李白《蜀道難》詩中“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勾連”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今108國道寧強五丁關(guān)之名由此而來。這條道路修建前,已是漢中與四川之間重要的通道,只是戰(zhàn)國之際修建后,更加便捷、通暢。石牛道修通之日,便是蜀國滅亡之時?!度A陽國志·蜀志》說:“周慎王五年(前316)秋,秦大夫張儀,司馬錯、都尉墨等從石牛道伐蜀。蜀王自于葭萌拒之,敗績。王遯走至武陽,為秦軍所害。其傅相及太子退至逄鄉(xiāng),死于白鹿山。開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冬十月,蜀平。”孫啟祥先生認為,石牛道改名金牛道,是從唐代開始的,《元和郡縣志》記載:“武德二年,分綿谷縣通谷鎮(zhèn)置金牛縣。”后有金牛道之稱。
 
  金牛道是川陜間最重要的通道,歷朝歷代,這條道路上爆發(fā)的血雨腥風(fēng)的戰(zhàn)爭、演繹的悲歡離合的故事、吟詠的詩詞歌賦不勝枚舉。
 
  六、米倉道
 
  米倉山屬大巴山的一部分,位于川陜邊界。米倉道因翻越米倉山而得名。清代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說:“米倉道。自南鄭而南,循山領(lǐng)達于四川保寧府之巴州,為米倉道。”
 
  據(jù)一些學(xué)者根據(jù)出土的甲骨文研究得出結(jié)論,早在公元前13世紀, 中國最早的女性政治家、軍事家婦好與其丈夫武丁婦好曾征率軍征討褒、蜀、巴方,鏖戰(zhàn)于漢中。武丁婦好能率大軍翻越秦嶺到漢中,說明那時已修筑了能通過大軍的道路。巴人到漢中,必須翻越米倉山,漢中通往巴的道路追溯到商朝武丁時期。
 
  據(jù)《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伐紂之時,就有庸、巴等方國人參與。《華陽國志·巴志》也說:“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巴師勇銳,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倒戈。故世稱之曰,‘武王伐紂,前歌后舞’也。”⑸
 
  居住在大巴山區(qū)的賨人(巴人的一支)是中國古老的射虎民族,《華陽國志·巴志》說:“專以射虎為事。……故世號白虎復(fù)夷。今所謂  頭虎子者也。”這個民族剽悍驍勇、能征善戰(zhàn),曾在中國歷史上扮演過極其重要的角色。楚漢相爭之際,賨人在閬中人范目統(tǒng)率下,手執(zhí)弓弩、板楯(由于賨人常用板凳為盾牌,所以又稱板凳蠻)高唱戰(zhàn)歌,跳起激越的巴渝舞,向三秦軍沖殺,所向披靡。劉邦建立漢王朝后,封范目為長安建章鄉(xiāng)候,意在留住這支賨人軍隊護衛(wèi)長安。但賨人思鄉(xiāng)心切,希望回到巴蜀地區(qū)生活,劉邦先將范目改封為閬中慈鄉(xiāng)侯,范目不愿接受這一封號,又將將范目改封為度沔縣侯,讓賨人駐扎在漢家發(fā)祥地漢中勉縣。
 
  《華陽國志·巴志》說巴地生產(chǎn)的許多土特產(chǎn)自古就是向中央王朝進貢的物品:“桑、蠶、麻、苧,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皆納貢之。”這些物資從巴地運往長安,必然要翻越米倉山經(jīng)漢中中轉(zhuǎn)。
 
  米倉道應(yīng)該是從漢中翻越米倉山的道路的統(tǒng)稱,其道路有多條。
 
  據(jù)《三國志·張魯傳》記載:建安二十年征張魯,七月奪取陽平關(guān)后,曹操大軍迅速占領(lǐng)南鄭(今漢中市城區(qū))。張魯翻越米倉山逃往巴中,十一月出巴山向曹操投降。張魯逃跑的路線就在今天的南鄭大河坎至牟家壩、小壩至四川南江的道路,這條路上今天還有張魯營的地名。這條道應(yīng)是漢中通往巴中的主要道路。而在這條道路的西面,還有一條容裘谷道?!端?jīng)注·卷二十七沔水上》記載:“沔水又東徑西樂城北。城在山上,周三十里,甚險固。城側(cè)有谷,謂之容裘谷。道通益州,山多群獠,諸葛亮筑以防遏。”這個東樂城并不是后代的城固。根據(jù)《水經(jīng)注》的描述,容裘谷應(yīng)是今天勉縣漾家河。從漾家河溯流而上,可到南鄭,翻越米倉山到南江。今南江的牟陽古城,大約就是《水經(jīng)注》中所說的諸葛亮所“筑以防”的小城?!度龂?middot;武帝紀》和《三國志·張郃傳》都記載了曹操平定漢中之后,派張郃率兵進攻巴東郡、巴西郡之地的記載,“郃別督諸軍降巴東、巴西二郡,徙其民于漢中。”張郃進攻巴東、巴西,也翻越了米倉道。南宋開禧二年,吳曦叛宋,引金人入鳳州。興元統(tǒng)帥程松連夜帶兵從米倉道逃往閬中、重慶。南宋紹定四年,蒙古入攻入洋州后,分遣其將莫哥自洋州翻越米倉山到巴州(今四川巴中市)。
 
  七、荔枝道
 
  荔枝道是漢中東部通往巴蜀地區(qū)的一條古道。這條古道因唐玄宗時為楊貴妃運輸荔枝而著名。這條道路的走向大致是從重慶涪陵經(jīng)墊江、四川的達州、萬源,到陜西鎮(zhèn)巴、西鄉(xiāng),接子午道達長安,道路全長2000多里。
 
  古巴地荔枝生產(chǎn)有悠久的歷史,《華陽國志·巴志》說:“其果實之珍者,樹有荔支,蔓有辛蒟,園有芳蒻、香茗,給客橙、葵。”白居易在《荔枝圖序》中說:“荔枝生巴峽間。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向中央朝廷進貢荔枝,東漢就有。《后漢書·和帝紀》記載:“舊南海獻龍眼、荔枝,十里一置(驛站),五里一堠(瞭望堡),奔騰阻險,死者繼路。”唐羌接任南??h令后上書朝廷陳述進貢荔枝、龍眼的弊端,漢和帝才下令停止荔枝進貢。宋代蘇軾在《荔枝嘆》中說:“永元荔枝來交州,天寶歲貢取之涪。”《新唐書·后妃傳》中有關(guān)于楊貴妃嗜好荔枝的記載:“妃嗜荔支,必欲生致之,乃置騎傳送,走數(shù)千里,味未變已至京師。”《舊唐書·后妃傳》則沒有這條記載。祝穆的《方輿勝覽·卷六十一》引用《圖經(jīng)》的記載說:“相傳城西十五里有妃子園,其地多荔支,昔楊妃所嗜。當(dāng)時以馬遞馳載,七日七夜至京。人馬多斃于路,百姓苦之。”《方輿勝覽·卷六十八》引用《洋川志》說:“楊妃嗜生荔支,詔令驛自涪陵由達州取西鄉(xiāng)入子午谷,至長安才三日,香色俱未變。”祝穆引用的兩條材料中一說七天,一說三天??此泼?,但其實是合理的。祝穆意謂從涪陵到長安送荔枝需七天,到洋州后入子午道,只需三天可到長安。荔枝道興盛與唐代。
 
  后代許多詩人作詩諷刺唐明皇、楊貴妃的驕奢淫逸、勞民傷財,抨擊了千里迢迢進貢荔枝的弊政。晚唐杜牧《過華清宮》吟道:“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宋代詩人晁說之《荔枝送郭圓機戲作》詩吟道:“荔枝一騎紅塵后,便有漁陽萬騎來。”
 
  宋代荔枝道已不是官驛大道,原先的郵亭驛站已經(jīng)破敗。《方輿勝覽·卷五十九》引用常氏《馬鳴山記》的記載說:“水航于蜀,陸肩于雍,持金易絲枲者不絕于道。”祝穆《方輿勝覽》的記載說明從達州到陜西的荔枝道是只能肩挑背馱的山間道路了。明清時,荔枝道成為川陜往來客商的重要道路,此道再度興盛,川陜客商來往于這條路上,販運的貨物有鹽、茶、絲、麻,各種山貨,《三省邊防記》稱荔枝道為“川陜要道”?,F(xiàn)今荔枝道上仍保存著許多古道遺跡和傳說。
 
  八、祁山道
 
  祁山道從漢中西行至略陽,向北翻越青泥嶺(或溯嘉陵江而上至白水江、經(jīng)大河店)到甘肅徽縣,沿西漢水過成縣、西和,翻越祁山,經(jīng)禮縣達天水的道路。祁山道開通的歷史非常悠久。天水師范學(xué)院的蘇海洋、雍際春先生認為從夏代就有了經(jīng)天水、隴南進入四川盆地的線路。而從天水經(jīng)隴南到四川包括漢中的路徑,在秦漢時期十分成熟。東漢建寧三年,李翕任武都郡太守,知本郡通往梁州、益州道路上有魚竅峽峽谷逼仄、山勢險峻、道路險惡。李翕率部屬整修魚竅峽道路。路成后,下屬摩崖刻石記述李翕的生平頌揚了他率領(lǐng)民眾開通魚竅峽道路、為民造福之德政。這記述李翕功績的《西狹頌》摩崖石刻是舉世聞名的《漢三頌》之一李翕所修西狹路則是祁山道的一部分。李翕還于建寧五年疏浚了西漢水河道,重修了嘉陵江邊的郙閣棧道,有《漢武都太守李翕析里橋郙閣頌》簡稱《郙閣頌》摩崖石刻記述此事。
 
  《三國演義》說諸葛亮六出祁山,據(jù)《三國志》記載諸葛亮一生只有五次北伐。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一次北伐建興六年春,出祁山,動靜最大,因馬謖失街亭而功虧一簣。第四次北伐建興九年二月兵出祁山,糧盡退兵,于青封設(shè)伏射殺張郃。
 
  古代從漢中向西經(jīng)祁山道也可連接到絲綢之路,是漢中走向西域的又一通道。
 
  九、北方絲綢之路的源點
 
  漢中也是絲綢之路的源點城市。漢中人張騫用雙腳丈量了從長安到西亞的沙漠、戈壁、雪山、草原,讓西域各民族看到東方民族的果敢、堅韌、誠信。他把中國絲綢、瓷器、銅器及冶鐵、開渠等技術(shù)傳到西方,帶回了西域的葡萄、核桃、石榴等,使天馬、駱駝、獅子陸續(xù)來到中國。他讓中國人欣賞了西方音樂、舞蹈、繪畫藝術(shù)的精彩。他鑿空絲綢之路,使中華文明與古羅馬文明融匯交流。張騫,兩千一百多年前從漢水之濱走出的年輕人,讓世人看到漢中人的廣博瞻望、胸懷天下。漢中既可以通過翻越秦嶺的陳倉道、褒斜道、灙駱道、子午道與北方絲綢之路相連接,也可以經(jīng)祁山道翻越西秦嶺抵達秦州(今甘肅天水)與絲綢之路連接。
 
  十、南方絲綢之路的節(jié)點
 
  漢中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節(jié)點城市。張騫出使西域時,在大夏(西域古國,在中亞阿富汗一帶)國見到邛竹杖和蜀布,聽大夏人說這些中國商品來自身毒(印度)。說明張騫出使西域之前,民間已經(jīng)形成一條從成都經(jīng)西南過印度通往中亞、西亞的南方絲綢之路。張騫比較了北方與南方通往西域的道路的優(yōu)劣,認為南方通往西域的道路有許多便捷之處,“從蜀,宜徑,又無寇。”漢武帝聽從張騫的建議,下令派四路使者,“出駹,出莋,出徙、邛,出僰,皆各行一二千里”。以期打通從西南到西域的新道路。在張騫出使西域前,司馬遷擔(dān)任郎中時曾:“奉使西征巴、蜀以南,略邛、莋、昆明”。而在司馬遷之前,漢武帝曾命司馬相如為中郎將,建節(jié)出使,交通西南夷,使西南少數(shù)民族內(nèi)附,《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說:“司馬長卿便略定西夷,邛、筰、厓、駹、斯榆之君皆請為內(nèi)臣。除邊關(guān),關(guān)益斥,西至沬、若水,南至牂柯為徼,通零關(guān)道,橋?qū)O水以通邛都。”司馬相如打通的這條道路就是從長安出發(fā),經(jīng)由漢中、成都到云南各地,而后到東南亞、西亞各國的南方絲綢之路。
 
  十一、北方茶馬古道的起點
 
  漢中也是是宋明茶馬貿(mào)易中茶葉的重要的集散地和貿(mào)易的中心城市。漢中南部的巴山自古物產(chǎn)豐饒,并且是是茶葉的重要產(chǎn)地,據(jù)《華陽國志·巴志》記載:“桑、蠶、麻、苧,魚、鹽、銅、鐵、丹、漆、茶、蜜,靈龜、巨犀、山雞、白雉,黃潤、鮮粉,皆納貢之。”西周時漢中巴山茶就是向中央王朝進貢的物品。唐代漢中茶葉又是與西北少數(shù)民族進行絹馬貿(mào)易的重要物資。
 
  宋代國土大面積縮水,產(chǎn)馬的西北華北、東北草原多被契丹人建立的遼王朝、黨項人建立的西夏王朝、女真人建立的金王朝及后來崛起的蒙古王朝占領(lǐng)。馬是冷兵器時代軍事作戰(zhàn)中重要的戰(zhàn)略裝備,禁止私人交易茶葉。神宗時實行“茶馬法”,大量收購茶葉運往西北換馬。漢中府屬縣所產(chǎn)茶葉因其質(zhì)優(yōu)、產(chǎn)量大,路途近,轉(zhuǎn)運捷便倍受重視。熙宗十年(1068)特設(shè)茶馬司于漢中,收購茶葉運往熙河(今甘肅臨洮)換馬?!端问?middot;食貨志》載:“漢中買茶,熙河(今甘肅臨洮)易馬”。據(jù)《輿地紀勝》所引用的《中興小歷》記載:南宋建炎之后在川峽地區(qū)設(shè)立了兩個“茶馬司:一在成都,一在治興元府。興元的茶馬司主要收購漢中川北之購,至購買西和之宕昌寨,階州之峰貼峽等處的馬。今甘肅隴南等地的茶馬古道,其源頭在漢中。由漢中起源的北方茶馬古道向北一直可通河湟地區(qū),并翻越祁連山與河西走廊上的絲綢之路連接。
 
  十二、漢江水道
 
  漢江發(fā)源于漢中寧強,自西向東橫貫漢中東西。這條河流對應(yīng)著天上銀河,古稱天漢,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是一條文化河流。中華民族許多最古老的神話傳說如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神農(nóng)嘗百草、華胥氏誕生等就產(chǎn)生于漢水流域。漢水流域也是中國農(nóng)耕文明最早成熟的地區(qū)之一?!渡袝?middot;禹貢》說:“嶓冢導(dǎo)漾,岷嶓既藝。”漢水又是溝通中國東西的水上通道。漢水的航運從戰(zhàn)國時期就開始了,《戰(zhàn)國策·燕策二》說:“蜀地之甲,輕舟浮于汶,乘夏水而下江,五日而至郢。漢中之甲,乘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這段話是以秦王口吻對楚國人說的。說那時秦國的軍隊從漢中乘船離開巴山,順漢水而下,四日便可進入長江中下游的五湖地區(qū)。
 
  明清之際漢中的航運十分繁榮,漢中及關(guān)中、甘肅的生漆、木耳、藥材、桐油、生姜、竹木等土特產(chǎn)經(jīng)漢中運往漢水下游,漢口的棉布、沙糖、煙草、染料及日用雜貨運往漢中,再轉(zhuǎn)運川北、隴南、關(guān)中。清代詩人王士禎康熙十一年(1672年)受命典四川鄉(xiāng)試,他于這一年閏七月到漢中,在《漢中府》一詩中這樣描述了漢中碼頭繁忙的運輸景象,“萬疊云峰趨廣漢,千帆秋水下襄樊”。
 
  隨著現(xiàn)代公路、鐵路的修筑和水利大壩的修建,漢江航道被人為割斷,今天的漢江已不再有當(dāng)年千帆競發(fā)、百舸爭流的景象了。
 
  十三、嘉陵江水道
 
  嘉陵江上游的水運自東漢時期就已形成。東漢時期虞詡?cè)挝涠继貢r為了防御羌人叛亂,加強駐軍的后勤供給,疏通從略陽到成州的嘉陵江航道。據(jù)《后漢書·虞詡傳》記載:“先是,運道艱險,舟車不通,驢馬負載,僦五致一。詡乃自將吏士,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辯數(shù)十里中,皆燒石剪木,開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傭者,于是水運通利,歲省四千余萬。詡始到郡,戶裁盈萬。……鹽米豐賤,十倍于前。”
 
  唐代中期興州刺史嚴礪再次疏通嘉陵江水道,柳宗元的《興州江運記》詳細記敘了這次疏浚的情況。由于嘉陵江兩岸“崖谷峻隘,十里百折,負重而上,若蹈利刃。盛秋水潦,窮冬雨雪,深泥積水,相輔為害,顛沛騰藉,血流棧道”。疏浚的艱難其情形可想而知。人們采用“轉(zhuǎn)巨石,仆大木,焚以炎火,沃以食醋,摧其堅剛,化為灰燼”的方法清除水道中的巨石,疏浚水道。嚴礪疏浚二百里水道后,嘉陵江邊興州出現(xiàn)了空前繁榮的盛況。
 
  南宋時期嘉陵江上游的水路運輸是宋軍的重要的后勤補給線,當(dāng)初和尚原之戰(zhàn)、仙人關(guān)之戰(zhàn)時,宋軍就是靠這條水路補給前線宋軍后勤物資的。這條水路可以通航到魚關(guān)。魚關(guān)在今甘肅徽縣東南,是嘉陵江上的第一個水運碼頭,也是軍需物資的中轉(zhuǎn)站。錢仲聯(lián)先生引用南宋王象之的《輿地紀勝》記載:“嘉陵江,<圖經(jīng)>云:‘其源出大散,至魚關(guān),始通舟楫。’”為大散關(guān)前線的將士運送糧草、武器等軍需物資的船只常常云集在魚關(guān)碼頭。陸游多次沿嘉陵江到魚關(guān),他用詩歌記述了魚關(guān)軍運的繁忙景象,“千艘沖雪魚關(guān)曉”(《縱筆》其三)、“千艘粟漕魚關(guān)北”(《懷南鄭舊游》)。詩人還在距魚關(guān)不遠的秦嶺深處的小縣兩當(dāng)住過一晚,他在晚年回憶南鄭經(jīng)歷時吟道:“亂山古驛經(jīng)三折,小市孤城宿兩當(dāng)。”(《雪夜感舊》)
 
  雖然今天在嘉陵江上游已經(jīng)看不到槳影船帆,但略陽縣城的江神廟及嘉陵江邊依然傳唱的嘉陵江號子便是古興州碼頭繁忙的見證。嘉陵江航運一直持續(xù)到上世紀70年代。
 
  綜上所述,可以說古代漢中是中國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今天的漢中,逐步形成高速、快捷的立體交通網(wǎng)。漢中城固柳林機場已開通飛往京、滬、深的直達航班。公路交通并形成京昆、十天、寶巴高速為主干,108、210、316國道及其他省道、縣道為輔助公路網(wǎng)。已有的陽安鐵路和即將建成的西成高鐵、漢巴渝高鐵連接襄渝、寶成、西康、蘭渝鐵路,使?jié)h中成為西部鐵路網(wǎng)中重要的樞紐站。位于西安、成都、重慶、蘭州、武漢等大都市之間的漢中區(qū)位優(yōu)勢已經(jīng)顯現(xiàn),將再次成為中國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
 
  參考書目:
 
  [1]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班固. 漢書[M] .杭州:浙江出版社,2000.
 
  [3]陳壽.三國志[M]. 杭州:浙江出版社,2000 .
 
  [4]范曄.后漢書[M]. 杭州:浙江出版社,2000 .
 
  [5] 孔融等.建安七子集[M].北京:中華書局,2005.
 
  [6]常璩著.華陽國志校補圖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
 
  [7]酈道元著.水經(jīng)注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7.
 
  [8]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9]歐陽修.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0]李白.李太白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 .
 
  [11]杜甫.杜甫全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 1996 .
 
  [12] 元稹.元稹集[M].北京:中華書局,2010 .
 
  [13]王象之.輿地紀勝[M].北京:中華書局,1992.
 
  [14]祝穆.方輿覽勝[M]. 北京:中華書局,2005.
 
  [15]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M]. 北京:中華書局2005.
 
  [16]嚴如熤.漢中府志[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17] 童書業(yè).童書業(yè)歷史地理論集[M].北京:中華書,2004.
 
  [18]李青石.鴻泥雪爪覓詩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9.
 
  [19]李青石.行吟在詩意時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3.


上一篇:漢中市最具影響力和開發(fā)價值的文化資源品牌

下一篇:漢中中心城區(qū)及周邊城鎮(zhèn)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