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ⅴ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日韩欧美无线在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薛能行旅漢中期間的詩歌創(chuàng)作
時間:2016-06-16 00:00:00 瀏覽:
李青石
 
  薛能(約817年——880年),字太拙,汾州 (今山西汾陽) 人,晚唐著名詩人。雖然兩唐書中沒有薛能的傳記,但宋代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計有功的《唐詩紀事》、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傳》、明代高棅的《唐詩品匯》對他均有較詳細記載。薛能是晚唐仕宦顯達的詩人,在地方做過方面大員節(jié)度使,入朝官至工部尚書。薛能一生宦游多地,游歷頗廣。他又是一位創(chuàng)作十分勤奮的詩人,每到一地,都登臨吟詠,題詩留念?!短撇抛觽鳌氛f他:“耽癖于詩,日賦一章為課。”⑴薛能又是個自視很高、個性張揚、恃才傲物、睥睨群雄的人。他曾在《柳枝詞五首》其五中吟道:“劉白蘇臺總近時,當初章句是誰推。纖腰舞盡春楊柳,未有儂家一首詩。”他還在詩后面的自注中對劉禹錫、白居易的同題詩大加批評,說:“劉、白二尚書繼為蘇州刺史,皆賦《楊柳枝詞》,世多傳唱,雖有才語,但文字太僻,宮商不高。”⑵他又放言:“我身若在開元日,爭遣名為李翰林(李白)。”⑶薛能雖然口氣宏大,但他的詩不僅無法與李白相比,距白居易、劉禹錫也有很大的差距。薛能恃才傲物,甚至對人缺乏應有的尊重?!短撇抛觽鳌氛f他:“性喜凌人,……嘗以第一流自居,罕所拔拂。”⑷《唐才子傳》中還記載了有關他與詩人劉得仁的故事。劉得仁是一位公主的兒子,他的兄弟都因出身高貴蔭封做了官,而他卻癡迷于詩歌。出入科場三十年,竟無所成。劉得仁曾將自己寫的詩呈與薛能請求指正,薛能讀后評價說:“千首如一首,卷初如卷尾。”⑸直言譏諷劉得仁的詩缺少變化。
 
  薛能宦游西川來回都經由漢中,留下多首詩作吟詠漢中山水。唐懿宗咸通五年(864年)春,鹽鐵轉運使李福以同平章事之銜出任西川節(jié)度使。薛能曾數(shù)度在李福手下任職,李福對薛能十分賞識,特地選拔薛能為節(jié)度副使一同前往西川赴任。從薛能的詩中我們知道李福、薛能一行是由褒斜道經褒城過勉縣下西川的。入川途中,薛作有《褒斜道中》、《題褒城驛池》、《西縣途中二十韻》等詩紀此行。詩人的《褒斜道中》詩中寫道:
 
  十驛褒斜到處慵,眼前常似接靈蹤。江遙旋入旁來水,山豁猶藏向后峰。鳥徑惡時應立虎,畬田閑日自燒松。行吟卻笑公車役,夜發(fā)星馳半不逢。⑹
 
  這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中描述了行進在褒斜道上所看到的景象與感受。從詩句描寫中我們知道詩人一行正是從褒斜道前往西川赴任的。褒斜道在中唐前曾有一度失修,官役商旅很少。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朝廷對江口以北的褒斜道進行了整修,褒斜道又恢復了往日通行。“十驛褒斜”說明新修的褒斜道上供過往官吏歇息的驛站很多,已恢復了往日的功能。據《舊唐書·宣宗紀》記載:唐宣宗“大中三年(849年)十一月,興元節(jié)度使鄭涯、鳳翔節(jié)度使李玭,奏修文川谷路。自靈泉至白云置十一驛,下詔褒美。”⑺可見詩人的描寫是有歷史依據的,當時褒斜道上的驛站很多。一個“慵”字寫出了詩人們行路時的情態(tài),坐車或騎馬行走想平坦的驛道上,略顯得有些慵懶。有時秦嶺的風光又使詩人眼前一亮,沿途那青翠的山嶺中,似乎處處都是神仙的家園。詩中所說的“靈蹤,”是指神仙僧道足跡所履之處。詩中還描寫了褒斜道上的山水景觀。遠遠望見滾滾江水與遠處的山溪融匯一處。峰回路轉,透過悠長的峽谷的豁口,更美的山景又展現(xiàn)在詩人面前。我們知道沿著褒斜道行走,所見的主要河流是褒河,褒河沿途,山川多姿,移步換景,美不勝收。詩人還描寫了在褒谷口看到的景致,兩岸山勢逼仄,壁立千仞,這是古代褒斜道在上最險惡的一段。東漢永平年間,人們在這里開鑿了世界上第一座人工隧道——石門。石門上有一山石,狀如虎立,石上刻有隸書“石虎”二字,相傳是西漢隱士鄭子真手筆,故名曰石虎,其上有只有飛鳥才能通過的鳥徑。所以詩人說:“鳥徑惡時應立虎”。詩中還寫了褒谷口原始的耕作方式,農民們?yōu)榱碎_墾一點耕地,燒松開荒??梢姰敃r的秦嶺中地廣人稀,生產方式極度落后。從“畬田”二字我們知道詩人到褒谷口的時間應是春末夏初。在詩的結尾處詩人寫了行進在褒斜道時瀟灑與愜意。路途中還有暇賞景吟詩。吟詩之余還車夫調侃幾句。由于詩人此次旅行褒斜道,車少人稀,遠不及往日繁華,所以詩人說:“夜發(fā)星馳半不逢。”
 
  出了褒谷口,詩人到了褒城縣,住進了號稱天下第一驛的“褒城驛”。而此時的褒城驛已今非昔比,晚唐散文家孫樵路過褒城驛時所寫的《書褒城驛壁》中說:“及得寓目,視其沼,則淺混而污;視其舟,則離敗而膠;庭除甚蕪,堂廡甚殘。烏睹其所謂宏麗者?”⑻孫樵生活的年代稍晚于薛能。而薛能到褒城驛時景象雖不像孫樵所見的那樣破敗,但那時的褒城驛也已現(xiàn)頹像。薛能在《褒城驛有故元相公舊題詩,因仰嘆而作》一詩中寫道:
 
  鄂相頃題應好池,題云萬竹與千梨。我來已變當初地,前過應無繼此詩。敢嘆臨行殊舊境,惟愁后事劣今時。閑吟四壁堪搔首,頻見青蘋白鷺鷥。⑼
 
  這是一首七律,詩題中說明詩人入住褒城驛后,看到驛站破敗不堪,又讀到驛站墻壁上殘存的元稹詩,感慨良多,寫了這首詩。
 
  “鄂相頃題應好池,題云萬竹與千梨”兩句說的是詩人在褒城驛讀到元稹當年題在褒城驛壁上詩的情景。鄂相代指元稹。元稹曾入朝為相,后卒于武昌軍節(jié)度使任上,所以薛能稱他為鄂相。元和四年三月,元稹使東川辦嚴礪案,過褒城作《褒城驛(軍大夫嚴秦修)》⑽一詩記敘了當時驛站的景象,詩中有“已種萬竿竹,又栽千樹梨”之句。其實褒城驛的梨、竹在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元稹貶官通州司馬時已枯敗。元稹在《褒城驛》(其二)中寫道:“憶昔萬株梨映竹,遇逢黃令醉殘春。梨枯竹盡黃令死,今日再來衰病身。”⑾
 
  “我來已變當初地,前過應無繼此詩”兩句是意謂詩人到褒城驛后所見的景象大不同前,景已不是元稹所寫之景,人也不是當初之人,物人盡非。自元稹之后,再沒人題和過元稹的詩。世事滄桑之慨盡在詩中。“敢嘆臨行殊舊境,惟愁后事劣今時”兩句寫了詩人觸景生情的感慨。即將離開褒城驛,有感于此時破敗荒涼的天下第一驛遠非元稹路過時的景象。隨著唐王朝日漸衰落,詩人惟恐這所曾經繁華的驛站日后更加敗落。這也顯示出詩人唐王朝對江河日下、日已衰敗的命運的憂慮。“閑吟四壁堪搔首,頻見青蘋白鷺鷥”兩句寫出了詩人吟詠褒城驛四壁前人題詩時的復雜情感。“搔首”二字寫出了此時詩人的情態(tài),我們可以猜想詩人搔首的原因:是為國家命運的擔憂?是為個人前程的憂慮?是為褒城驛衰敗的喟嘆?再看廢舊的驛站池塘中漂滿浮萍,偶爾有白色的鷺鷥飛來覓食。
 
  此次行程中薛能見到了最具漢中特色的春天景象:青山、碧水、綠地、白云、藍天、浮萍、鷺鷥。但他的心情并不像春天那樣靚麗。
 
  薛能離開褒城過西縣(今陜西勉縣)時還寫了長詩《西縣途中二十韻》。⑿詩中描寫西縣“蜀音連井絡,秦分隔褒斜。”這里僅僅與秦地只隔著褒斜道,但鄉(xiāng)音卻與秦地大不相同,詩人聽到西縣人的口音是“蜀音”。詩中寫了西縣物產與生活方式“野色生肥芋,鄉(xiāng)儀搗散茶。”詩中所寫的肥芋不知是漢中的芋頭還是魔芋,這兩樣都是漢中盛產的農作物。“搗散茶”則是西縣一種獨特的烹茶方式,這種茶的烹制方法已不可知。今天勉縣的鄰縣略陽還保持著飲用“罐罐茶”的習慣。“罐罐茶”的烹制方法就是用小罐盛水,放入茶葉,小火慢煮,邊煮邊放入面糊,再加上清油,調以茴香、藿香、生姜、食鹽、核桃等調味品及佐料制成。“搗散茶”是否與“罐罐茶”有歷史淵源,也未可知。在西縣,薛能還拜謁了武侯墓,憑吊這位在漢中建功立業(yè)的名臣賢相。贊嘆諸葛亮為蜀漢王朝殫精竭慮、死而后已。并感慨劉家氣數(shù)已盡,即使有諸葛亮才智也無力回天。詩中吟道:“葛侯真竭澤,劉主合亡家。”
 
  薛能到西川后,還以西川節(jié)度副使的身份兼任嘉州刺史。在成都與嘉州,薛能留下了許多詩作,卻沒能留下讓人值得念想的政績。咸通八年(867年),在西川任滿三年的薛能奉詔回京。他回京的時間大約是這一年夏初時節(jié),他在回京路上所作的《嘉陵驛》詩顯示了詩人歸程的時令,詩中寫道:“雹涼隨雨氣,江熱傍山根。蠶月繰絲路,農時碌碡村。”此時天氣十分炎熱,農民們正忙著繅絲、打場。
 
  薛能似乎對西縣情有獨鐘,回京時走到西縣又作了一首《西縣道中有短亭、巖穴、飛泉,隔江灑至,因作二首》、《西縣作》等詩,《西縣作》⒀詩曰:
 
  三年西蜀去如沉,西縣西來出萬岑。
 
  樹石向聞清漢浪,水風初見綠萍陰。
 
  平郊不愛行增氣,好井無疑漱入心。
 
  從此漸知光景異,錦都回首盡愁吟。
 
  詩中寫出了對西川生活的不滿與無奈?;蛟S詩人覺得在西蜀空耗光陰,無功可言,所以說:“三年西蜀去如沉”。離開成都后詩人一直行走的崇山峻嶺的蜀道上,到了西縣才走出重山,進入漢中盆地。漢中光景不同于西蜀,甚至喝一口西縣的井水也覺得沁人心脾。再回首三年西蜀生活,詩人的感受只是一個“愁”字,他在詩中說:“錦都回首盡愁吟”。史書對薛能在西川的事跡記載很少,但我們從他的詩句中可以看到,詩人三年西蜀生活并不如意。
 
  從西縣到褒城,回程中的詩人再次住進褒城驛。詩人又作了一首《題褒城驛池》,⒁詩中寫道:
 
  池館通秦檻向衢,舊聞佳賞此踟躕。
 
  清涼不散亭猶在,事力何銷舫已無。
 
  釣客坐風臨島嶼,牧牛當雨食菰蒲。
 
  西川吟吏偏思葺,只恐歸尋水亦枯。
 
  這所驛站在秦嶺腳下的褒谷口,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過往官吏在此常常駐足歇馬,游玩賞景。驛站門前就是通往長安的褒斜道,所以詩人說這里:“池館通秦檻向衢”。重回這所驛站,詩人又想起元稹在褒城驛之事。當年元稹到褒城縣時,黃縣令曾邀元稹乘畫舫游褒河。而如今驛站中亭榭還在,畫舫已無,詩人元稹也早已作古。百無聊賴中詩人走到褒河邊,他看到了這樣一幅了畫面:微雨中,一位釣客悠閑地坐在褒河水中的一座孤島或沙洲上垂釣;河邊的老牛懶懶吃著菰葉與蒲葉??吹竭@樣的靜穆恬淡的景象,詩人心中的歸隱之情油然而生。自稱“西川吟吏”的薛能尋思在秦嶺腳下、褒水岸邊修一座茅廬,但又擔心即使是尋到山窮水盡也無法如愿。其實薛能并沒有歸隱的真意,這只是詩人抒發(fā)的憂郁無奈情懷??v使詩人才情萬丈,志如鯤鵬,但身處衰落之世,也無力挽回天,所以才有這樣的喟嘆。
 
  薛能雖不是漢中籍人士,也未在漢中任過職,他行旅漢中時這里雄偉奇異的山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吟詠漢中的詩歌描繪了漢中的山川風貌,抒發(fā)了詩人行旅蜀道時的情懷與感受,有較豐富的思想內涵和較高的藝術成就。
 
  薛能回到京城長安后仕途比較順遂,后又擔任刑部郎中、同州刺史、京兆尹、升任至工部尚書銜任徐州節(jié)度使,又任陳許節(jié)度使,駐許州(今河南許昌)。《唐才子傳》說他后來被周岌所率的許州亂軍所殺。當代學者譚優(yōu)學先生在《唐才子傳校箋》中說在許州兵變中薛能可能只是被逐,并未被殺。⒂
 
  
  參考文獻
 
 ?、泞娶痈佃?唐才子傳校注[M].中華書局,1987.
 ?、脾洽散盛廷孝癣胰圃奫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耍ㄎ宕﹦d.舊唐書[M].中華書局,2007.
  ⑻孫樵《書褒城驛壁》.轉引自朱東潤.歷代文學作品選[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微希ㄌ疲┰?元稹集[M].中華書局,2010.

上一篇:武元衡途經漢中時的詩歌創(chuàng)作